关于我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招聘安全提醒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1-10-30 点击数:

校属各学院、各处(部)、室:

我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启动,为维护我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保障毕业生人身财物安全,促进我校毕业生安全、顺利就业,学校要求各学院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安全教育,提醒毕业生防范各类招聘陷阱,注意保护信息和财产安全,增强毕业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就业指导中心针对就业时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整理,供同学们参考,希望大家在求职时务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确保就业安全。

国家规定,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报名费、抵押金、保证金等费用,一旦涉及资金转账和培训收费,请保持严肃警惕;另招聘过程中,收到异地面试或就职邀请需谨慎,保护好人身财产和信息安全。

现就加强毕业生就业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毕业生就业安全教育

各学院要通过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就业安全教育,增强毕业生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对各种社会招聘信息的分辨力,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毕业生就业安全预警机制

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要与毕业生保持信息畅通,及时了解毕业生的行踪。一旦发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受骗事件发生,必须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妥善处理,确保学校稳定。

三、加强毕业生动态管理

1、毕业生外出就业实习或求职须履行请假销假手续。学院需按照学校有关要求,妥善保管毕业生请假单。

2、毕业班班主任要通过电话、E-mail、QQ或微信等方式与毕业生保持联系,特别警惕毕业生误入传销,对有嫌疑的要及时汇报。

3、就业辅导员要督促毕业生及时更新学生管理系统就业信息,上学期月报,下学期周报。

增强毕业生安全防范意识

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和社会经验不足等弱点,采取各种手段,对毕业生或其家庭进行恶性欺诈,甚至对毕业生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各学院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醒广大毕业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1在外出参加单位面试时,应将面试地点及时间、对方及自己的联系方式、行程安排等信息告知家长和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同学),并保持联系。应选择在企业、正规酒店等地方和正常上班时间接受面试,并通过对方的办公电话进行核实。

2个别不法单位通过虚假招聘获取毕业生个人信息,并蓄意诈骗,毕业生应保护好自己个人的求职信息,尤其是家庭电话、家庭详细情况等。因此,对于网络招聘或其他非正式渠道获得的就业信息,应该注意调查其真实性;对于公司给出的联系方式是手机号的单位信息要格外加以注意;要对应聘单位作详细了解,如单位业务范围、规模、地址、各种联系方式(尤其是固定电话)、官方网站,以及招聘条件、招聘流程、报到程序等情况,必要时可向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http://www.nacao.org.cn/求证其合法性。

3不要轻信所谓的电话面试,条件允许的毕业生可进行实地考察,或委托在当地的亲戚朋友、同学进行实地考察,面试时最好结伴前往。

4正规企业招聘,一般不会收取毕业生的费用(报名费、培训费、体检费、服装费等),不会以信用贷款的形式预收培训费,不会扣押毕业生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毕业生要谨慎分辨,如发现疑点,毕业生应果断拒绝。

5如招聘单位承诺的报酬非常优厚、职位级别较高的,毕业生要提防其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一旦发现招聘单位有欺诈等违法行为,毕业生应马上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公安部门报警,寻求法律保护。

6要特别加强对传销组织的警惕,如遇到某个单位(甚至是某位很好的朋友、同学、亲人),对你非常主动,把加盟后的前景说得异常振奋人心,并要求介绍朋友或同学一同加入时,则要注意被骗而涉足非法传销。

7毕业生在外出就业期间,应注意保管好留在宿舍内的贵重物品,以免不法分子乘机行窃。

8已就业的学生应及时与所在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各学院应提醒毕业生在求职或工作过程中遇到困惑或困难,及时咨询就业辅导员或就业指导中心老师。

一、甄别招聘信息

1.通过求职网上获取的招聘信息,要注意甄别真假,投递简历前应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必要时可向当地人才服务机构核实。企业资质也可通过工商部门企业信用信息网查询。

2.对过分强调“形象与容貌”、提供“薪金过高”(如月薪数万)的求职信息,一定要格外小心。

3.看到一些编辑粗糙,内容不完整的招聘信息,不要盲目参加应聘,更不要随意发放自己的简历。

4.如信息中刻意留有招聘者手机电话,在简单沟通后便催促要求参加集中培训的,要多加留意。

5.对招聘信息有怀疑时应通过政府网站、行业网站和校园网站等多种渠道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认真核实,不要只听信其广告宣传。

二、谨慎参加面试

1.参加各地举办的招聘会、就业洽谈会、人才交流会,要遵守现场的规定,服从现场的人流疏导,注意人身安全。往返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要随便搭乘不正规的社会车辆,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并保管好随身财物。

2.在前往面试之前,要先求证该公司是否真实,然后了解公司经营状况、规模、信誉度及应聘岗位工作性质等。

3.对面试地点偏僻、隐密或是要求夜间面试的,皆应加倍小心。如用人单位约定到校外宾馆、酒店、公司等地方面谈的,最好白天与同学结伴前往,并观察是否在会议室、面谈室等公开场合进行。女生不要随意单独外出面见招聘者,也不要贸然与招聘者在密闭房间单独会见。

4.单独外出面试、到外地求职、实习或参加招聘会,应先向学院请假,并登记去向、外出时间和具体的联络方式,并告诉同学或辅导员,让同学知道自己的去向及安排。如不能按时回来,应事先电话告知。

三、保护个人信息隐私

1.不要将个人的所有联系方式都提供给招聘单位,一般提供手机号码和电子邮件即可,如需固定电话,可以提供学院负责就业工作老师的办公电话,最好不要提供家庭电话。

2.对于各种渠道特别是互联网上的招聘信息,一定要慎重核实,不要轻易填写过于详实的个人信息。

3.应聘过程中需提交相关证件证书等材料,可先提交复印件,尽量不要随意提交证件、证书的原件。

4.要记录好何时何地向哪家公司投放了简历,何人接受,没有投递过简历的,千万不要与之进行相关交流,平时注意保护自己的私人信息。

四、其它方面注意

1.国家规定,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报名费、抵押金、保证金等费用,对单位提出的收费要根据《劳动法》、《合同法》和相关规定作出判断,不要受其职位、薪金的诱惑而上当。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招聘单位录用员工应与劳动者订立的是劳动合同,不是产品推销协议。毕业生要提高警惕,不要去签订以推广、促销为名的民事协议,更不要盲目签字,随意交钱。一旦上当受骗,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公安部门报警,寻求法律保护。

3.传销组织可能利用少数大学生梦想一夜暴富、急于求成的心态,或者利用大学生社会阅历浅,高薪加花言巧语诱骗其加入,危害其人身财产安全。同学们要提高辨别真伪和防诱骗的能力,一旦发现非法传销活动,立即向学校或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4.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时,应就协议中的条款内容与单位进行充分沟通,明确之后再填写清楚。

五、关于常见就业陷阱的提醒

骗局一:骗取个人信息。现在有很多贩卖个人信息的中介公司,为了获得更多更精准的信息,往往会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前来,然后收取简历,获得求职者的个人信息。

提醒:求职者在看到招聘信息投递简历之前,一定要查询该公司相关信息,判断公司的真实性。同时,简历上的部分个人信息不用写得过于具体,比如通讯地址等,应该把重点放在工作经历上。

骗局二:利用网络求职骗取钱财。网络招聘鱼龙混杂,一些钓鱼网站会以招聘为名吸引求职者点击,进而骗取钱财。如网上一些所谓“刷信誉”的兼职,写着“每单任务只需5分钟”“任务酬劳10元至50元不等”“每天2小时,轻松过万”等信息。在取得联系后,对方发来工作申请表和工作流程介绍,工作可能是买充值点卡刷信誉,信誉值达到某个标准,即可返还现金,另有佣金提成。实际情况是求职者大额支付后,佣金和本金不会到账。

提醒:求职者要学会分辨网站的安全性,分辨招聘信息和招聘公司的真实性。在网上求职,一定要去正规大型网站,这类网站的信服度更高,其中选择招聘企业官网核实是最好的。

骗局三:骗报名费和体检费。求职面试后,招工者以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保险费、押金、手续费等名义向应聘者收取钱款。应聘者交费后,招工者要么迅速脱身,要么找借口不给安排工作,钱财积累到一定阶段便人去楼空。一些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称,招聘的岗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适合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但根本不会兑现,随后以各种借口敷衍应聘者。

提醒:一般除了事业单位的考试公招之外,面试招聘单位是不需要报名费的。而体检通常都是到二甲以上的医院自行体检以及缴费。所以,有任何企业要向求职者收取这两笔费用,一定要提高警惕。此外,事业单位的考试,一定要到公招政府网站上进行报名。

骗局四:骗取扣留证件。一些企业在面试中以需要单位审核等理由扣留求职者的身份证、学位证、毕业证等证件。

提醒:不管是身份证,还是学位证、毕业证,单位都是没有任何权利可以扣留的。去面试的时候,特别是初次面试,最好只带上证件的复印件,若招聘企业要求带原件,给招聘单位展示之后,求职者一定要拿回来。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证件原件都不要给任何企业保管。证件只是作为招聘企业核实求职者身份和成绩的标准,正规企业是没有必保留求职者原件的。

骗局五:骗取免费劳动力。现在有一些企业利用实习和试用名目,骗取免费劳动力。在实习试用期间,不仅不支付任何薪资,甚至要求交培训费。

提醒:按照规定,任何单位和企业的实习试用员工,公司都应对其支付薪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骗局六:骗取中介费。许多非法中介看准了在校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在收到了高额中介费后却不履行合同,不能够及时为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给你找一家招聘公司,然后该公司又以种种名义推脱,最后连人都找不到。

提醒:大学生求职,进门先看该职介中心是否有《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正规中介机构除具有中介许可证之外,一般会将营业执照悬挂在大厅等较显眼位置。

骗局七:骗取各种押金、保证金。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支付押金,承诺交了押金后就能上班,但之后又以人员已满等各种借口要求大学生等消息,且拒绝返还押金,最后就没有音讯。有的单位收取保证金,称以此“保证”学生按要求上班,并答应在打工结束后归还。可是到结算工资的时候,保证金却不见踪影。

提醒: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骗局八:骗入传销组织。传销公司一般先安排学生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然后公司让学生交纳一定的提货款,再让学生去哄骗他人。有的同学在高回扣的诱饵下,甚至去欺骗自己的同学、朋友、亲人。上当之后又往往骑虎难下,最终只得自己白搭上一笔钱。

提醒:传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几个:在“入会”时告诉你的职责之一是发展更多的人;交纳昂贵的会费;在工作场所很多人情绪激昂。大学生一定要警惕和远离传销组织。如果识别出为传销组织,大学生应立即采取适当方式终止打工,及时报警。

骗局九:骗取高额培训费。这类骗子在面试学生后,通常要求学生参加公司的上岗培训,并要缴纳培训费,有的进行一些培训,发培训资料、光盘等,但这些资料与考试内容无任何关系。有的甚至根本不培训,收钱后做个样子。

提醒: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的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正规企业有岗前培训,都是免费或者带薪的,劳动合同法也对于企业培训、培训费及服务期有所规定。

同学们在就业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均可向所在学院毕业班就业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及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及时反映。

祝各位毕业生顺利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并前程似锦!

就业指导中心电话:0851-33834650邮箱为zjc10667@163.com

安顺学院招就处处就业指导中心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日

主题词:就业招聘安全用人单位通知

报: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

发:各学院、部、处、室

安顺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2020年12月30日印发

OA系统发文

黔ICP备09002237号-1;招就处就业办电话:0851-33834650,联系人:赵老师,邮箱:zjc1066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