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财富,农村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事关国家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就业一人,幸福一家。我校高度重视农村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全校上下,从学校党委行政、就业部门和各二级学院,齐心一道,致力于困难毕业生就业,实施专门就业帮扶,做好就业指导和岗位推荐,促进农村经济困难毕业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确保特殊群体这部分群体的就业稳定。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帮扶工作:
一、积极为复合条件的2022届困难家庭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根据省人社厅、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乡村振兴局、残疾人联合会六部门《关于做好2022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黔人社通〔2021〕111号)的要求,我校及早宣传动员,积极为2022届为我校有助学贷款、脱贫家庭、残疾家庭、低保家庭、孤儿等各类困难群体申报和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用以补助毕业生求职创业过程中的相关费用,2022年,我校共为2022届发放人次2010人,每人发放金额1000元,发放总金额201万,涵盖毕业生总人数的60%,基本做到“应享尽享”。
二、建立农村困难家庭帮扶台账,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我校针对2022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毕业生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一生一档、分包到人、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开展分类就业指导。学校领导带头帮扶,中层干部、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深度参与,要求各位帮扶老师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开展不少于三次的就业指导,推荐不少于三个就业岗位,特别是针对离校未就业人员,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做到“离校不离心、帮扶不断线”。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截止8月31日,我校2022届脱贫家庭毕业生残疾家庭、低保家庭和残疾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1.69%,83.02%和88.24%,困难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82.16%,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三、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困难毕业生就业技能提升培训。为提升农村经济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学校今年5月举办了宏志助航计划专题培训班,培训对象为我校有培训需求的、家庭贫困且就业困难的2022届毕业生,由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贵州大学基地组织实施培训,培训时间共5天40个学时,培训的主要内容涵盖求职过程的指导、简历制作、笔试技巧、面试礼仪,职业适应等,通过培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求职心态和就业竞争力都有很大的提升,成效显著。
在今年的就业帮扶过程,也发现不少问题:一是贫困的毕业生越倾向于体制内就业,对民企的偏见、对工作地域和工作待遇要求较高新的现象越突出,二是贫困毕业生就业技能有待提高,三是帮扶老师的资源有限,提供的就业岗位偏低,学生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会重点在拓展渠道和就业技能培训方面下功夫。同时对加强就业教育引导,细化帮扶举措,注重帮扶成效。把工作做细做实,通过就业扶贫,实现我校2023届困难毕业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为乡村振兴助力。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七日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